关于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国家重要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其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至今已走过110年的光辉历程。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保护文物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所在。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贯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监测与修复并重。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就分别设立了文物保护实验室;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后,成立了文物科技保护部,2018年改组为文保院。国博文保院以馆藏文物为中心,在金属器物、书画文献、油画等的修复和保护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和技术积累,有力地支撑着国博馆藏文物的监测、维护和修复工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自史前至当代的143万余件藏品,涵盖了能够实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类代表物证,能够完整呈现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专题展览为骨干、临时展览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近年来,国家博物馆大力推动馆际展览交流,加大合作力度,每年推出数十个临时展览,成为独一无二的全面完整展示中华文化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启动较早。2018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确定了通过“智慧国博”建设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思路,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和技术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完成智慧博物馆2项团体标准立项和2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申报,累计完成藏品三维数据采集近6000件,具备自主采集能力,完成藏品二维影像采集70余万件、展览数据近百个,初步建成馆藏文物大数据平台,完成162万余条文物影像数据编目,扩容和加固“国博云”,确保数据安全,为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夯实数据基础。
        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博物馆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的必然要求。
        国家博物馆更加重视文创开发和经营工作,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国博衍艺”文创品牌和“国博美馔”餐饮品牌。深度挖掘馆藏文物价值内涵,结合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举办,系统化研发文创产品,每年推出数十款百余个文创单品,涵盖服饰、食品、玩具、文具、生活日用品等多个领域,形成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其中,元宵行乐互动解谜书、天官夔九盲盒、榫卯小兵人、探月系列棒棒糖、国博美粽端午礼盒等产品广受好评。同时,国家博物馆还积极拓展合作渠道,通过授权模式调动社会资源,让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多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此次展会集中展示了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在策展、科研、社教、文保、文创、科技等多项业务领域所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