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为30所高校师生作专题报告

2020年7月24日上午,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研究员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夏令营的同学们作题为“骨器研究与古代社会”的专题报告,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参与此次讲座。马萧林院长分别从中国骨器研究状况、动物骨骼特性、骨器生产特征、骨器作坊研究以及需探索的问题这五个部分介绍骨器研究的相关内容。

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状况,马老师首先将中国骨器研究历史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总结其原因。20世纪30年代至2010年为中国骨器研究工作的初始阶段,相关研究工作集中在对旧石器时代出土骨器的确认和判断、新石器时代及夏商周时期的骨器描述和概略分类。2010年以来,中国骨器研究对于出土骨料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学术成果大幅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关于新石器时代骨器研究,马老师认为研究内容大致分为蚌器、骨角器、骨器种类与动物资源相关性等;而青铜时代骨器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二里头、殷墟、沣镐、周原等都邑型遗址制骨作坊上,在关注制骨作坊出土物的鉴定、制骨流程微观分析的同时也关注不同作坊之间性质、空间布局以及生产管理模式的差异与联系。

随后马老师指出动物骨骼具有三个特性,并阐释其对考古学研究的作用。生物特性上,马老师认为动物骨骼具有种属、年龄、性别、部位等属性,能为认识动物与环境、人的关系提供重要信息。对于物理特性,马老师特别强调动物骨骼的硬度较为特殊,是保存人工痕迹的良好载体。关于动物骨骼的化学特性,则可利用稳定同位素、DNA等科技手段辅助研究。

在谈及骨器生产特征时,马老师从选材、形制、制作、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骨器制作从多样性到择优性、从个性化到规范化、从分散化到规模化、从简单化到复杂化等变革,着重指出金属工具和城市化发展是推动一系列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讲座的第四部分为制骨作坊研究,马老师从制骨作坊的定义、分类和分析方法三方面进行介绍。这部分以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的骨料分析作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制骨作坊的分析过程,其中着重讲述废骨料的切面形态及其所属骨骼部位,从而找出骨器制作工序的内在逻辑,再加以分析骨料微痕来推测出骨料加工工具,最终勾勒出骨器从选料、截料、制坯成型到修整成器的完整制作过程。

报告进入尾声,马老师针对性的提出五点有待探索的问题,并从功用技术、管理模式、社会结构等方面做出设想,寄语同学们分析问题可进行多维度思考,将来能多关注骨器研究方面的内容,鼓励同学们将来在这方面能有所成就。

马老师讲座内容充实、深入浅出,上午整场讲座没有休息和停顿,讲座结束后又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同学们提出制骨废料与生产技术的传承关系、石器功能对骨器研究是否具有借鉴意义、骨骼埋藏对痕迹分析是否存在干扰等问题,马老师一一耐心予以解答。


编辑者:洋葱

分享到: